行业名师+企业大咖+专家教授
全面赋能
企业咨询+多维体系建设
助企业快速成长
专注企业
管理与技能提升
会员俱乐部会员
共享百万资源
为学员
解除后顾之忧
结合行业新规
实时更新升级
贯彻“落地实用”
的教学方式
专属学习
顾问服务
推动金服行业发展
的使命
睿智的管理者,从不高估命令的效果,他们并不追求团队成员“听从命令”,而是关注能否把事做成,这是与平庸管理者的最大区别之一。
第一,企业组织并非军队、政府机构这样具有“强约束性”的组织,而是“弱约束性组织”,员工有极大的自由来选择企业,他们只有在愿意在此工作、愿意追随上级时,才会听从命令,即使这样,也不意味着命令能发挥有效作用。
第二,上级命令并不等同于员工觉得“值得做的事”,无论下达命令之人的层级有多高、无论下达命令时有多严肃、不管上级如何强调重要性,如果员工自己没有认为“值得”,他们在听命令和执行时就会打折扣,并且没有愧疚感,即使完成了目标也没有成就感。
睿智的管理者,从不高估命令的效果,他们并不追求团队成员“听从命令”,而是关注能否把事做成,这是与平庸管理者的最大区别之一。看起来清晰的下达,量化的目标,在实际的管理中是存在漏洞的:
1. 听命令不等于理解
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,许多企业里上级的权威过盛,似乎下属在回答“收到”、“明白”之时稍微慢一点,就是执行力有问题,在这样的环境里,下属为了呈现好的工作态度而不敢提出疑问,于是开展了“理解度有缺陷”的执行。
我始终认为,下达命令的人才是“命令”的owner,因为最终是下达命令的人要收回结果,所以特别反对那些把目标“甩”给下属的做法,尤其是那些总采取“由下而上”对战略解码的企业,其实下属对战略目标的理解远远不如提出目标的人,为什么不和他们共同解码,而要“端着架子”来低效地工作呢?如果最后效果不甚满意,则说团队成员对战略目标理解不够,这其实反映了目标owner的无能。
当管理者把自己当作命令的owner,你要想做成事,就必须要考虑下属的理解问题,让他们真正地理解命令,才是有价值的管理动作。
2. 听命令不等于竭尽全力
团队竭尽全力的程度是衡量企业好坏的重要指标。管理者应该在内心发问,你的每一个命令是否得到了团队成员的全力以赴?如果满分是100分,那你的团队能达到多少分?应该说,多数企业的得分是在70分以下的。
平庸的管理者会将下属“听命令”时的态度等同于“竭尽全力”的程度,这让他们经常做出错误的判断,事实上,人只会在值得的事情上会竭尽全力,这和“尽力应付”是截然不同的。
用个简单的例子就很好理解,当你要求孩子在晚上10点前必须完成作业时,孩子很顺从地答应了,但大多数孩子绝不会想着如何做出更高质量的作业,比如作文用什么结构更新颖、数学题还有什么思路,他们只会抓紧做,在时限内完成就行。
团队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,何况他们还不是孩子。
命令有效,需要在组织里具备几个基础条件:
一、人们愿意跟你干
仅有传统的管理手段不能解决日益复杂的问题,管理者们更需要拥有影响力,也就是让人们愿意追随你的能力,它会抵消许多的问题,因为团队成员愿意跟你干时,会用更丰富的思考来“迎接”每一个命令或要求。
例如销售额目标,在“雇佣关系”的团队里,上级下命令,下级“分猪肉”(即将数字目标本身再进行分解,把大数变小数,却并不去思考实现的逻辑),而在“愿意跟随”的团队里,成员们觉得跟你干有意思、有奔头,就会他们会开动大脑的“前额皮质层”进行深度思考,用批判思维来看待过去的做法,并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尝试,即使90%最终被认为不可行,他们仍然乐此不疲。
如何能让团队愿意跟自己干,并不是一个能一劳永逸解决的问题,它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时刻思考的问题,是动态变化的问题,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就可以让管理者摆脱“依靠地位下达命令”、“用绩效指标保证结果”的误区,将团队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来建立合作关系,去影响他们,从满足“表面执行力”转向“激发内动力”。
没有什么比有一个愿意追随你的团队更令人感到快乐的事了。
二、领导者的积极参与
如果只是下达了命令,就等着下属交回结果,再好的团队也会逐渐变得没有动力。即使命令本身很有意义,也难免出现团队成员在执行中无法应对某些障碍的情况,例如协调更高层次的人员、跨部门合作、陈旧问题的处理等。
在那些管理者热衷下达命令却团队绩效不佳的企业里,最遗憾的情况莫过于“员工都清楚问题是什么、该怎么解决,却无能为力”。当员工感受到问题越来越多、简单问题复杂化、上级对轻易能解决的问题却无动于衷……他们就会逐渐丧失做事的兴趣,甚至成为麻木的旁观者,对于命令只会做出“礼貌性的的应和”。
事实上,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期待看到领导者的参与,这个参与并非指和员工做同样的具体细节,而是领导者在下达命令后会做出什么有效的行动?例如协调资源、优化流程、推动问题解决的决策、执行的策略指导等。这是领导者参与应该有的行为,正如克劳塞维茨在《战争论》中所写:
“当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,将领的作用是什么?就是要在茫茫黑夜中,用自己发出的微光,指引着你的队伍前进。”
三、有胜利的希望
谁都希望接到的命令能指向胜利,如果明知道会失败或者做不到的命令,员工即使接受了也不会有动力去挑战。
例如每年都在增长的销售额目标,虽然和员工的绩效息息相关,但多数人对目标是麻木的,因为缺乏支撑实现目标的信心,他们的思维是“在原来的方式上需要投入更辛苦的努力才有可能接近目标”,这从一开始就具备了“为难情绪”,所以每年目标都是被动接受,即使实现了,对新的目标也感觉到压力重重,而不是兴奋地摩拳擦掌。
管理者在下达命令时,需要关注是否与团队一起建立了赢得胜利的希望,这需要让员工知道,“命令”是正确决策的结果,并且他们要知道实现的意义及可能的路径。例如新产品上市,团队如果不具备赢得市场的信念,就只会按照流程做出一个新产品,却不会带来好的市场反馈。
团队上下不仅对目标本身要有共识,更应该对“有胜利的希望”产生共识,这需要管理者告诉团队,或者与团队一起探索“凭什么能获胜”。
例如,对于新产品上市的目标,团队要做的不是第一时间按照上级的想法来按流程开发,而是共同探索“凭什么新产品能成功”:我们的新产品开发过程有什么改进,使得与过去相比更容易成功?有哪些内外部风险,会影响新产品开发的质量?相比较竞争对手,客户为什么更愿意选择我们?
当这个问题搞清楚时,也就具备了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获胜的希望,才会让员工觉得“命令”有意义,从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挑战更高目标的想法。
依靠职位来下达命令,并不能保证结果,但管理者在很多情况下会被“态度”迷惑,需要冷静地思考命令下达后的真实效果,睿智的管理者,从不高估发出命令的效果,他们把自己作为命令的owner,注重让命令有效的管理行为,这包括:如何让人们愿意跟随、积极参与其中、建立获取胜利的希望。
元佑企业管理培训,深入企业,提供诊断式服务,为企业“量身定制”针对性、合理性的整体培训方案,以“充分的课前调研,精准培训需求分析,定制化课程内容,授课环节全面监控+课程效果的后续跟进”一个完整链条的专业服务,保障培训效果的落定性与可执行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