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新指引,贷款流量密码在哪?一月份贷款5.13万亿!

2025-02-17 17:29 来源:元佑咨询

央行政策新指引:

新增人民币贷款5.13万亿元,新增社融7.06万亿元.2月14日,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,1月社融数据创历史同期新高,超预期的金融数据彰显信贷“开门红”成色十足。

分析人士表示,1月金融总量合理增长,新增贷款在去年同期的高基数基础上同比多增,政府债券发行提速对社融增长形成支撑,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,为全年经济开好局、起好步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。

01、核心数据一览

▶人民币贷款增加5.13万亿元,同比多增2133亿元;

▶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.06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;

▶1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同比增长7%,狭义货币(M1)余额同比增长0.4%;

▶1月新发放企业贷款(本外币)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4%,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(本外币)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1%。

贷款流动性和灵活性是经济活力的关键,只有让钱“动起来”,经济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。作为“金融活水”,贷款能不能浇灌实体经济的未来?

02、信贷“开门红”背后的流向密码

2025年首月,中国金融数据迎来“开门红”:人民币新增贷款达5.13万亿元,创历史同期新高;社会融资规模增量7.06万亿元,同比多增5833亿元。

这一数据远超市场预期,释放了经济回升向好的强信号。但巨额信贷究竟流向了哪些领域?中小企业是否真正受益?还是埋下了泡沫的隐患?

03、基建与重大项目仍是“压舱石”

从结构看,企业贷款是绝对主力。1月企(事)业单位贷款增加4.78万亿元,其中中长期贷款高达3.46万亿元,占比超七成,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工程项目。中央明确2025年“两重两新”政策(重大工程、重点领域,新型城镇化、新型基建)加码,多地国有大行反映,年初基建项目开工需求旺盛,带动贷款快速增长。

基建投资稳增长,基建的贷款市场还能继续开发。

04、科技、绿色与普惠金融成“新引擎”

信贷结构的优化是亮点。央行数据显示,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.2%,绿色贷款余额达36.6万亿元,普惠小微贷款增速亦高于平均水平。政策引导下,金融机构正加速布局“五篇大文章”——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。例如,某农商行1月个人住房贷款发放量同比增长超30%,部分一线城市房地产交易回暖,但更多资金流向新能源、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。

科技与绿色领域的高增长看,但今年部分企业“蹭热点”套取低息贷款,导致资金空转或资产泡沫。“科技贷”的低息是亮点,特别是最近“deepseek”在国际市场上带动了整个中国的科技企业发展,科技型企业在2025年的贷款需求还在增长。

05、中小企业“春天”还是“倒春寒”?

中小企业融资状况喜忧参半。2024年四季度,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达46.9%,同比提升2.1个百分点;但2025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仅微升0.1点,资金指数、效益指数仍在下滑。部分企业反映,尽管贷款总量增加,但融资成本(如担保费、隐性费用)和审批门槛仍高,实际获得感不足。

症结所在:结构性矛盾突出。大型国企、重点项目更易获得低息贷款,而中小微企业仍面临“融资难、融资贵”。这也是很多客户说,为什么现在到处都在放贷,我们公司却没有拿到贷款的症结所在。

06、居民杠杆与房地产回暖的双刃剑

居民贷款需求回升是另一焦点。1月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,同比多增1519亿元,部分一二线城市楼市成交量显著回升。然而,我国居民杠杆率已超70%,处于国际较高水平。若过度依赖借贷驱动消费,可能加剧家庭债务风险。

5万亿贷款既是经济的强心剂,也可能是泡沫的催化剂。关键在于资金能否流向真正高效的领域。如果你潜心研究企业贷,今年又应该如何布局高效发展。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加隐形成本低的投资?

你认为5万亿贷款能真正惠及中小企业吗?科技与绿色产业的高增长是机遇还是泡沫?

元佑自2014年开始聚焦金融服务领域的培训,已累计为超过4000家金融居间企业、50万金融服务行业从业者提供过培训辅导,是中国金融居间行业的辅导及推动者。2016年元佑开启第二个五年计划,专注于推动金融服务行业合规与持续发展,努力提高行业社会价值与从业者职业素养,2017年开始,元佑在全国16个重点城市开拓训练场地,把合规理念带到大江南北,辅导了一批优秀的企业,推动了多个城市的行业交流与进步。

师资严选
行业名师+企业大咖+专家教授
全面赋能
落地
企业咨询+多维体系建设
助企业快速成长
10年
专注企业
管理与技能提升
元佑股份
会员俱乐部会员
共享百万资源
8大保障
为学员
解除后顾之忧
课程内容
结合行业新规
实时更新升级
拒绝空洞理论
贯彻“落地实用”
的教学方式
一对一
专属学习
顾问服务
始终坚持
推动金服行业发展
的使命